杨凌以中国的农科城著称于世,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八百里秦川腹地,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9公里,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线及西(安)宝(鸡)高速、中线公路从区内穿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陕西省成立了由34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示范区管委会享有地方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自1997年成立后,通过10年的艰苦创业,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扶风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湋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20平方千米。北高南低,以黄土高原为主。地形可分为三部分:北部为山区;中部为高原 区,是本县主要农耕区;南部平原区为粮棉高产区,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辖9镇2乡,169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境内周原遗址位于县城北9千米处,是西周古京都之遗址,以“青铜器之乡”而闻名中外。

眉县古称“眉坞”,是“中国猕猴桃之乡”,隶属于宝鸡市,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北跨渭河,属秦岭北麓半丘陵地带,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特征。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国宝重器,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眉县也哺育了先秦大将白起、三国蜀汉名臣法正、唐代医学家王焘、宋代理学家张载(因其学说在关中创建,又称关学)、共和国上将李达等一代名流。
眉县境内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一年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截至2011年,全县已种植猕猴桃27万亩,是全国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通过农业部认证。先后荣获 “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建设示范县”和“全省果业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眉县共建成国家A级景区6家,其中,5A级景区1家,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4A景区1家,红河谷森林公园,3A级4家。同时,眉县还建成乡村旅游点10余处,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眉县河底村于2015年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眉县接壤,西同凤翔、陈仓区毗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日照时数2064.8小时,日照率47%,平均无霜期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23.8毫米。

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千年古县”、“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殊荣。

凤翔县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关中平原,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区44公里。凤翔县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和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和麟游县,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凤翔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半湿润半干旱。年平均气温11.4度,降水量625毫米,无霜期209天。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箫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
凤翔历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千年园林东湖,西府“三绝”,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享有“青铜器之乡”和“西凤酒乡”的美誉。

陈仓区,宝鸡市城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部,西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相邻。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年降水量701毫米。主要河流有渭河、千河、金陵河。宝中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于此,310国道、G30西宝高速公路和210省道、212省道过境。面积2517平方千米,人口60万。
陈仓区历史悠久,区域文物、文化积淀深厚,名山古迹星罗棋布,故事传说处处皆闻,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谷风情互为补充。全区共有馆藏文物2385件,田野文物保护点18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点9处,金虎、金铺首、错金银提梁壶等国家一级文物曾多次在美国、日本、芬兰、台湾等地展出区内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全区共有旅游景区点及旅游资源26处,其中钓鱼台、吴山等旅游景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近年,陈仓区委、区政府加大旅游开发、招商力度,策划出了一批旅游开发项目。主要是:灵宝峡谷——大水川草场:位于该区香泉镇。灵宝峡谷集奇、险、透、幽为一身,大水川草场原始植被状态良好,草地一望无际,各种野生动物品种丰富,极具旅游情趣。庵坪避暑山庄位于我区坪头镇、青山绿水、奇花异草,浓阴敞日,气候宜人,是广大游人避暑纳凉,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九龙山各胜景区位于坪头镇,文化建筑兴盛于唐代,建有二宫六殿,32处楼阁庙宇,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稀少。景区内九峰汇集,状如莲花盛开,形似九龙腾空,美不胜收,令人赞不绝口。
陈仓旅游资源丰富。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虢季子白盘、西周何尊、先秦石鼓等多处古文化遗址和国家级文物承载着悠远的历史文化。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到3A 级景区钓鱼台可寻访西周开国元勋姜子牙隐居垂钓之故地,目睹中国西部钓鱼台影视基地之景观;登临省级森林公园西镇吴山可饱赏奇峰鼎峙之风光,一览金陵川山清水秀之美景;去灵宝峡观光、雪山洞度假、千王海游船,可尽揽秀、古、壮、奇、雄、险之风采。

千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位于北纬34°34′34″至34°56′56″,东经106°56′15″至107°22′31″。北靠甘肃省灵台县,南邻陈仓区,东与麟游、凤翔县毗邻,西同陇县接壤。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0公里,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以北部千山山脉为界,自然分成泾渭两大水系。属暖温带半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9℃,年降水量653毫米。矿藏有大理石、石灰石、质佳埋浅,大沟水库内发现长度煤层。宝中铁路、204省道宝(鸡)平(凉)公路、千(阳)凤(翔)公路过境。地处宝鸡“半小时经济圈”,距西安市200公里,宝鸡市36公里,是陕甘交界的运力大县。
千阳县是三贤故里、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拥有深厚的秦汉文化、儒家文化,千湖湿地景观效应成为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燕伋文化景区成功举办辛卯年燕伋尊师文化大典,千阳刺绣在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上喜获“一村一品”优秀项目奖。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燕伋,西汉哀帝丞相司直郭钦,唐朝太尉段秀实史称千阳三贤。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著有《段太尉逸事状》一文,即段秀实传记。县内有全省最大的莲花山狩猎场,有闻名遐迩的燕望鲁台,有风光优美的千湖万亩生态观光园,有翠柏长表的天台山风景,有黄昏景色迷人的石鱼沟,有险峡奇妙的臣虎山青崖洞,有巧夺天工、飘洋过海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燕伋望鲁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县城西关,距宝鸡市37公里,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宝中铁路和204省道贯穿全境,为陕、甘、宁“三省通衢”和边贸重镇。境内的关山草原是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原为主体且具有欧式风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山峦、峡谷、森林、草原和各种天象等自然景观,游客不仅可以饱览欧式草原风光,还可以骑马射箭、休闲健身。关山公园内有向阳川、八龙潭两个景区,60多个景点;龙门洞森林公园园内有36洞24潭,6瀑5泉,殿宇楼阁35座,秀峰奇石34处,摩崖石刻4处,碑碣73通,诗词楹赋400余首,是一个以道教文化为依托的度假旅游区。